14螺旋線波度誤差的檢驗
14.1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
螺旋線波度誤差Δffβ的測量有相對測量法和絕對測量法。
相對法的測量儀器有上置式波度及旁置式波度儀等。
絕對法的測量儀器有漸開線螺旋線檢查儀和導程儀等。
14.1.1相對法測量原理
螺旋線波度相對測量法以三球測量為行特征。相對法又可分為單面接觸法和雙面接觸法。
14.1.1.1單面接觸法
單面接觸法測量原理參見圖28。以被測齒輪回轉軸線為基準,用機床或儀器的螺旋運動作為測頭在被測齒面沿螺旋線移動的粗傳動。儀器采用旁置式,儀器上三個球測頭中有兩個測頭是定位測頭1,測量前先把二定位測頭的間距調整至螺旋線波寬波距的奇數(shù)倍,測微測頭2置于二定位測頭的中間位置并使測頭位移方向與齒面垂直,三個測頭應置于單側齒面的同一螺旋線上。測量時,依靠粗傳動,三個測頭沿齒面螺旋線移動,此時測微測頭相對于定位測頭的最大位移變化量即為2Δffβ。
圖28單面接觸法測量原理
1—定位測頭;2—測微測頭
14.1.1.2雙面接觸法
雙面接觸法測量原理參見圖29。它與單面接觸法的主要差別是儀器為上置式,測量時被測齒輪不動,儀器的兩個定位測頭1與被測齒輪同一齒槽的左右側齒面接觸并沿齒槽作螺旋線移動,(測頭3與齒頂面接觸,防止轉動)此時測微測頭2相對于定位測頭的最大位移變化量即為2Δffβ。
圖29雙面接觸法測量原理
1—定位測頭;2—測微測頭;3—防轉定位測頭
14.1.2絕對法測量原理
按11.1所述方法測出齒向誤差曲線,在此曲線上按誤差定義取出Δffβ。
14.2測量
絕對法測量見11.2。
14.2.1測量儀器的檢定
儀器應按檢定規(guī)程或其它有關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進行檢定,經(jīng)法定部門檢定合格后方準使用。
14.2.2測頭的選擇與調整
雙面接觸測量儀器的兩個定位球測頭的直徑應一致,并根據(jù)被測齒輪模數(shù)選擇,要使定位球測頭與被測齒輪齒槽的左右側齒面大約在齒高中部接觸。
單面接觸測量儀器的兩個定位球測頭的直徑應一致,并使定位測頭與被測齒面大約在齒高中部接觸而又不能觸及另一側齒面。
儀器兩定位測頭之間的距離測量前應調整到被測波度誤差波距的奇數(shù)位(1、3、5……等)。波距應根據(jù)設計圖樣確定。在圖樣未作規(guī)定時,應分別按加工機床分度蝸輪副的周期誤差,機床走刀架絲杠的周期誤差和晝夜自然溫度變化產(chǎn)生的齒向波度計算波距λ。
按分度蝸輪副的周期誤差計算:
按走刀架絲杠的周期誤差計算:
按晝夜自然溫度變化計算:
式中:S——加工時工件每轉進給量,mm/r;
n——單頭滾刀每分鐘轉數(shù),r/mim;
Zw——機床分度蝸輪齒數(shù);
tp——刀架絲杠螺距,mm。
測微測頭應位于兩定位測頭的1/2處,在齒面法線方向與被測齒面接觸,而又不觸及另一側齒面。在保證不發(fā)生干涉和碰撞的情況下,測微測頭直徑應盡量接近定位測頭的直徑。三個測頭與被測齒面的接觸點應位于被測齒輪的同一條螺旋線上。
14.2.3測量位置的確定
波度誤差應在齒高中部,對圓周均布的不少于4個齒槽的左右齒面在工作齒寬范圍內(nèi)進行測量。單側齒面工作的齒輪只測工作側齒面。
14.2.4測量的不確定度
波度誤差的測量不確定度Uffβ不應大于被測齒輪螺旋線波度公差的五分之一。
當不能確定測量不確定度是否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時行測量不確定度的計算。
Uffβ(μm),按下式計算:
式中:δ1——儀器的示值變動性[見附錄A(補充件),也允許按儀器檢定規(guī)程確定],μm;
δ2——傳感受器的示值誤差,μm;
δ3——儀器測量時定位誤差引起的測量誤差,μm;
單面測量法此項誤差為零。
式中:S0——測微頭球心和兩定位測頭球心連線的垂直距離,mm;
△θ——測量過程中由防轉定位測頭在齒頂面定位點的齒頂圓半徑變化引起的儀器在垂直螺旋線的平面上的轉角,(″)。
14.3測量結果處理
相對法的測得值可以從波度誤差曲線上讀取,也可以從指示表直接讀取。波度誤差曲線上,多次重復出現(xiàn)的誤差的最大波高的二分之一Δffβ
絕對法的測得值從齒向誤差曲線上讀取。齒向誤差曲線上多次重復出現(xiàn)的誤差的最大波高為Δffβ(圖30)。
Δffβ應在被測齒面的法線方向計值(μm),以其它方向測量時,應對測量結果進行換算,見附錄C(補充件)。
在14.2.3所規(guī)定的各測量位置中,以不同波距測得的最大誤差作為測量結果。單側齒面工作的齒輪只計單側齒面的誤差。
圖30齒向誤差曲線上取波度誤差